"您好,欢迎光临酒路新城网!"
德国葡萄酒在中国遭受重重误解

德国葡萄酒在中国遭受重重误解

2015-10-23 陈平博士 德国 恳谈葡萄酒


声名在外的德国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却少得可怜。


笔者在上海SIAL酒展上特别请教了德国葡萄酒协会主席Monika Reule女士,她很直接地表示,在发展如此迅猛的中国市场,德国葡萄酒一直显得默默无闻的最重要原因是:仅有20%的德国葡萄酒出口海外市场,最畅销的前三名市场为美国、英国和荷兰。

德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遇阻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觉得德国葡萄酒价格贵,毕竟在中国很容易买到所谓的30多块一瓶,买一箱还送一袋大米的其他国家的葡萄酒。这么贵,我为啥买你的呢?

这其实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在葡萄酒出口大国法国,餐酒级别的葡萄酒占其年产量的50%,而德国仅仅5%属于餐酒,其余的均为中高端酒。

换句话说,德国葡萄酒以中高端产品为主,大众市场则是消费啤酒。此外,德国与法国的葡萄酒产量也是让中国消费者误会的因素之一。德国葡萄酒协会提供的信息显示,2011年,德国产葡萄酒大约是100万千升,而法国葡萄酒产量则是500万千升,其中,法国葡萄酒面向美国和亚洲市场的增幅最大。另外,德国葡萄酒产业结构松散,没有特别大的酒业集团,基本都是小酒庄用传统方式在生产,产量极低,满足国内市场还有一定困难,所以德国人就没有开拓市场的意识,从而无法复制类似法国酒在中国的成功营销策略。同时,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亦受各个新世界国家产区猛烈增长的“压迫”,想一想,德国的人工成本,怎么抗得过南非和智利?



而中国的葡萄酒市场现状也对进口葡萄酒产生了负面作用,包括德国葡萄酒,山寨行为无疑是“首恶”


在上海SIAL酒展现场,有位买家就不幸买了山寨德国冰酒来货比三家。他找了两位靠谱的中国酒商“看货”,笔者还帮他找了德国Knig Johann酒庄的庄主做“鉴定”,这位膀大腰圆的酿酒师看到这个“德国冰酒”后笑了,很肯定地说:“我们确实也生产红色的冰酒,但它正常的颜色应该是类似桃红酒的那种粉色或浅红色,每个酒庄的桃红酒颜色各有不同。”但这位买家手上磨砂半透明玻璃瓶里呈现出的却是宝石红色。


Knig Johann庄主说:“酒标印上‘Ice Wine’字样,必须严格依照德国相关葡萄酒法律。”冰酒不仅成本高,也确实难酿。他说:“2011年葡萄欠收,采摘期一直在下雨,气温过暖,大约在5摄氏度,所以没有酿造这个年份的冰酒。”而这一年份,德国个别酒庄生产的冰酒售价都在2000欧元以上,部分酒庄生产的产量同样稀少的贵腐王酒,售价一般也在200欧元左右。再仔细看一下山寨冰酒的酒标,就会发现更多可疑之处:中文背标写“冰酒”,但最下面的、以少量英文标注之处,则写着“Red Wine”(红葡萄酒)。



此外,语言和葡萄品种也让德国酒容易被误解。大多数人知道,德国雷司令有特别的香味,生长周期长,矿物质、酸度和甜度平衡得很好。但黑比诺葡萄品种在德国的名字是“Spaetburgunder”,大多数人就不知道了,更别提其它很多有趣的品种。难怪德国葡萄酒协会在酒展上为中国酒评人吴书仙与奥地利葡萄酒局前主席、葡萄酒专家迈克尔·托纳先生合著的《Cool Climate Wines(凉爽产区葡萄酒)》做推荐,想借这本谈德语区葡萄酒的中文书让德国葡萄酒走出误解阴影。

Copyright © 2012 Beijing jiulu Xincheng Trade Co.,Ltd.   
淘宝直销店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