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恳谈团队的带头大哥,一直没给恳谈写过文章,今天是大闺女上轿,写的好还是怂,各位兄弟姐妹朋友亲戚一定要多给担待。
今天中午很偶然的原因喝了恳谈的雷司令干白,入口感觉偏酸,但是喝了几口以后,口腔就有些适应了,逐渐感受到了雷司令那独有的香气和酸爽的口感。在寒冷的冬日,吃火锅时佐以雷司令干白的确是不错不错不错。
已经售罄绝版的恳谈2013年雷司令干白
不过,对这款雷司令的酸,还是要多说几句。迄今为止,恳谈公司往国内推荐过两款雷司令。一个是那个著名的麻麻款,一个就是这款雷司令干白。今天席间好几个喝过麻麻款的朋友评价说,359的麻麻款确有过人之处,酸爽似乎比这款180的雷司令干白更让口腔感觉舒适。我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不到五百包邮一箱的酒,当然跟麻麻款是没法进行比较的。更务实的说法是,雷司令干白在同价位的酒中的确是很出众的。
已经漂洋过海来看我们的恳谈精选级雷司令,也就是麻麻款
现在大家对来自国外的葡萄酒进行比较,是偏粗糙的。往往把不同级别和风格的酒放在一起论长短,这个就有些草率。在我们要想对酒进行准确评价之前,恶补一下相关知识很有必要。
今天参加宴会的还有一个来自革命老区的朋友,他讲了为什么没有在他老家推荐恳谈。我听了觉得很有意思。他说在他们老家,人们对葡萄酒怀有很深的敌意,觉得肯定是假的,无论这酒来自哪里。他说在淘宝上排名前几的大卖家,基本都是出自他们这个地区,因为他们卖的葡萄酒便宜的叫人咂舌。198元买一箱送一箱,还包邮,说单款卖个60万瓶以上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显然,单款产量在60万瓶以上,这在葡萄酒的西方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均价在20元左右的进口葡萄酒,难以想象卖家是怎么从法国的酒庄运回来的,又是怎么缴的那沉重的关税,如何进行仓储等等。从常识来看,这个价格是不现实的。但很残酷的是,他们每个月的销量都在几千箱以上。一个月几千箱,这是什么概念啊?!
这个朋友说,如果你喝了一款难以下咽的进口红酒,他说,我就要恭喜你了,尽管你饮用的在原产国是非常廉价的葡萄酒,但这毕竟是真的,因为比较难喝。但如果你酌了一款口感极好,但价格非常低廉,进货渠道都不是很明确的葡萄酒,那么你就很可能为你的健康付出了代价。
不要因为这个酒好喝,就确定这个酒是好的,因为很多口感都是可以调制的,尽管里面没有任何葡萄汁,但该有的元素是都该有的,食药局那些仪器很难检测出来。这种酒在圈子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很好喝,很便宜,很受欢迎。
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环境里,恳谈一直是独树一帜的,但恳谈一直又是矛盾的。恳谈想按照自己的原则和标准把德国的高品质酒推荐到中国来,优质就意味着高价,加上运输和关税这些硬成本,恳谈葡萄酒的价格就没有任何优势了。可在人们已经产生了进口葡萄酒存在暴利,其成本也就是十几块一瓶的固有成见之后,恳谈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就变得非常艰困。
不过,从最近这段时期恳谈的发展来看,口碑的力量的确是很强大。大家通过朋友的介绍,朋友的朋友的推荐,确认了恳谈的的确确是从德国的小酒庄里一箱一箱拉出来运到了汉堡港,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是真正的酒,而且还真正的是好酒,即使久居德国的人,在德国的超市里也根本见不到恳谈品鉴的酒,因为恳谈的酒,哪怕是入门级别的,也是进酒吧论杯消费的。
一个真正的好酒,价格自然不菲,怎么让人们认识,理解,体会这个酒的确是不同凡响的好?那就要想法百计的叫大家来亲自品尝。不喝不知道,喝了很美妙。觉得美妙,就想跟自己亲近的人分享,分享越多,恳谈就越深入人心。
所以,我觉得目前这个时机,是购买恳谈系列酒的最佳时机,真是有点过了这个村就没有了这个店的感觉。
世界上酿造难度最大的干红之一,口感颠覆你对干红的所有偏见!
你把恳谈的产品作为礼物送给你心仪的人,恳谈永远只会给你提气增面儿,而不是相反!
对此,整个恳谈团队一直是底气十足!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仅授权“恳谈葡萄酒”使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击进入 恳谈葡萄酒直销店 (淘宝店)
点击进入 恳谈葡萄酒直销店 (微店)